“喂!疾控中心嗎?我這里發(fā)現釘螺!”。這是一位市民的報螺電話,,時間是2018年8月3日,。聽出來,電話那頭是一名老先生,,他聲音洪亮且嚴肅:“我住梁溪區(qū)清揚路這邊,,我是在我們家院子的圍墻上發(fā)現的,這東西我認識的,,是傳染血吸蟲病的釘螺!”,,“哦!你說你是 在自己家院子的圍墻上發(fā)現了釘螺嗎?但一般來說……”,沒等我說完,,老先生即提高了嗓門:“我跟你說啊,,我以前在湖南當兵時得過血吸蟲病的,那個病很厲害的,,我看到過釘螺的,,就是我今天發(fā)現的這個樣子,我已經小心的抓住了幾個了!”,。雖然根據釘螺生長特性和經驗,,我已經基本確定老師傅在城市院落里發(fā)現的這種類似釘螺的螺類生物不會是傳染血吸蟲病的中間宿主-釘螺,但出于責任,,也出于市民關心血防的熱情,,我還是決定到老師傅家去一趟,一來可對他科普一些血防知識,,再就是表示一下我們對他關心血防工作的敬意,。但在我詢問他家詳細地址時,他馬上說道:“不用了,,我家離你們單位很近的,,我馬上去你們那兒一趟!” 。
大約10分鐘時間,,老先生便來到我們辦公室,。這是一位精神矍鑠的老者,中等身材,,目光炯炯,,聲如洪鐘。握手道謝后,,他做了自我介紹,,“姓陳,,今年72歲,年輕時在湖南當過兵,,在部隊得過血吸蟲病,,所以對那個小小的釘螺特別敏感!”,他說著便遞給我一個小包裝袋,。小袋子里裝著一顆他剛剛小心抓來的小螺螄,。很顯然,這并不是讓他擔心害怕的能傳染血吸蟲病的釘螺,。小螺螄雖然大小和釘螺相近,,但殼口旋向明顯左旋,且無厴,,無唇脊,,是最常見的陸生螺螄—煙管螺,只是他此次抓到的是一只與釘螺大小相近的幼小的煙管螺,。盡管如此,,陳老先生關心血防的精神可嘉。借此機會,,我向陳先生科普了釘螺與一些常見相似螺類如何鑒別的知識,,并向他贈送小禮物以表達他對我們血防工作關心的感謝。
上圖中,,左邊為陳老先生送來的煙管螺,,右邊是內陸釘螺,從形狀看區(qū)別還是很大的!
血吸蟲病曾是嚴重危害我國人民健康和經濟發(fā)展的重大疾病,。釘螺是日本血吸蟲唯一的中間宿主,,它生活在溫帶和亞熱帶的淡水里或陸地上,為傳染血吸蟲病的媒介,。沒有釘螺的參與,,血吸蟲便無法生存和傳播,所以,,發(fā)現并消滅釘螺是防治血吸蟲病的重要手段,。我國血吸蟲病防治之所以取得輝煌成就,正是通過不斷查滅釘螺而獲得的,。但如何發(fā)現釘螺,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,特別是在釘螺密度已經下降到非常小的情況下更是如此,。血吸蟲病防治是一個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和參與的工作,這當中,,首先要讓群眾認識釘螺,,只有認識釘螺,才能使群眾參與血防工作具有意義。像上文中陳老先生電話或親自上門報螺的事例會經常發(fā)生,,雖常常是虛驚一場,,但真假釘螺敘述了一段血防情懷!人民群眾對我們血吸蟲病防治工作的關注和關心,是我們血防工作者們最大的動力,,也是今后我們要面向人民群眾加強血防宣傳教育的努力方向,。
2023.12.04
2023.04.25
2023.03.16
2022.09.28
2022.08.24
2019.07.22
2019.06.05
2019.05.24
2019.05.22
2019.04.30